编者按:旗帜引领方向,堡垒凝聚力量。自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各二级党组织在学校党委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党建与教学、科研、管理深度融合,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党建品牌与实践案例,实现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系统展示基层党建工作的丰硕成果,迎接学校第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党委宣传部特推出【党旗飘扬】二级党组织党建工作成果巡礼系列报道。本专栏将集中呈现各二级党组织的生动实践与典型经验,进一步激发基层组织活力,鼓舞广大党员干部团结奋进、担当实干,共同谱写学校发展新篇章!
五年来,测绘地理信息学院党委结合学校“地方性、高水平”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特点,将测绘学科“精准、创新、高效”的特质融入学院“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推进“党建+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产业化”融合发展,构建“思政育人坐标系”,选好“科研育人控制点”,绘就“实践育人成果图”,实现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
党建引领新赋能,精准领航迈向新台阶
学院党委通过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和教师党员队伍,提升育人凝聚力和战斗力。中国矿业大学、广西科技大学等校外领导到学院交流参观10余次。一是深耕基层党建。学院党委连续两次获评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教工党支部获评广西样板党支部、自治区“四星级”“五星级”党支部;入选自治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打造“党建领学铺平学子求学路”品牌活动;2名教工党员分别获得学校党务基本功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多名教工党员获评学校年度优秀共产党员等。二是淬炼党员先锋。科研方面,教师党员付波霖获广西遥感“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湿地遥感大会“优秀青年学者”等荣誉称号;教学方面,教师党员高二涛获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工科组一等奖和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广西赛区一等奖;学生工作方面,教师党员吴田波获教育部首批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骨干训练营“优秀风采”、入选全国高校首批“青年人梯”巡讲团等。

教工党支部获评全区“五星级”党支部

高二涛获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广西赛区一等奖

付波霖获第六届中国湿地遥感大会“优秀青年学者”荣誉称号

吴田波在2024年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骨干训练营比赛中荣获“优秀风采”
党建+科研育人,创新赋能实现新跨越
学院党委立足学科前沿,聚焦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需求,在人才队伍和科研建设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培育骨干,树立标杆。周国清教授入选“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水下地形光雷达测绘教师团队入选“自治区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新增入选广西高层次(B层次)人才1人、广西高层次(C层次)人才1人、广西高层次(D层次)人才4人、八桂学者1人、八桂青年拔尖人才4人。二是坚持党建与业务融合,成果导向,真抓实干。李景文、黄良珂、付波霖等教师获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含3项面上项目);付波霖获得广西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024年全校唯一);新增广西测绘激光雷达遥感智能装备与空间数据处理人才小高地;新增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自治区级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2项等。

周国清教授入选“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

广西测绘激光雷达遥感智能装备与空间数据处理人才小高地

周国清团队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刘立龙教授、周吕副教授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

周国清、李景文团队获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党建+实践育人,高效提质实现新突破
学院立足人才培养质量,聚焦“双创教育”和“就业民生”,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一是AI赋能,夯实人才“实践关”。学院“地听天算——AI驱动的三维地理治理中枢”项目勇夺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全国金奖,实现学校“国金”零的突破;学生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等全国专业科技竞赛1000余人次,获国家级银奖1项、铜奖4项,各类省部级奖项600余项;大学生社会实践团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本科生石灵璠获评“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并刊登于《人民日报》等。二是稳中求进,严把人才“出口关”。学院毕业本科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6.9%以上,毕业研究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5.7%以上;毕业生考研升学率从17.49%攀升至28.98%,毕业生研究生考博升学率从11.70%上升到18.02%。毕业生籍学琪扎根基层获评“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金”,成为基层就业学子的典范;学院连续五年获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院开展测绘类专业专场招聘会

毕业生籍学琪获评“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金”


学院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总决赛金奖
站在学校第四次党代会即将召开的新起点,测绘地理信息学院党委将继续以党建为“定盘星”,以学科为“压舱石”,以人才为“动力源”,持续深化党建引领融合模式,为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测绘事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审:黄晨;二审:李永伟;三审:陶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