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旗帜引领方向,堡垒凝聚力量。自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各二级党组织在学校党委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党建与教学、科研、管理深度融合,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党建品牌与实践案例,实现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系统展示基层党建工作的丰硕成果,迎接学校第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党委宣传部特推出【党旗飘扬】二级党组织党建工作成果巡礼系列报道。本专栏将集中呈现各二级党组织的生动实践与典型经验,进一步激发基层组织活力,鼓舞广大党员干部团结奋进、担当实干,共同谱写学校发展新篇章!
五年来,地球科学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擘画的发展蓝图,锐意改革、团结拼搏、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再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为学校加快建设高水平理工大学贡献坚实的地学力量。
强化党建引领,统揽发展全局。学院党委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认真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创新构建“五融五到位”1215地学党建工作模式,有效将党的政治优势与组织优势转化为学院治理效能和高质量发展动能。坚持以理论学习为先导,充分发挥学院党委中心组学习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纵深推进“五基三化”行动,2个党支部成功入选“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1个支部通过验收),充分展现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扎实成效与组织活力。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个团队荣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1个团队及1名教师分别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及教学名师;新增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八桂学者等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1人次,人才集聚效应日益显现。统筹抓好意识形态、民族团结、安全稳定和宣传思想文化等各项工作,创新推进“清廉学院”建设,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学院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学院荣获2024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教工第五党支部成功入选“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教工第五党支部通过验收)

“关键金属成矿理论与勘查技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获评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及教学名师
筑牢育人根基,提升人才质量。学院党委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实施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三大工程”,系统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学院先后入选教育部“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和全区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系。将师德师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弘扬尊师重教、乐教善教的良好风尚,有效激发教师教学热情,一批教师在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等各类高水平教学竞赛中表现优异、斩获佳绩。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3个本科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并新增1个本科专业,新增国家一流课程4门,入选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平台建设与教学研究同步推进,新增省部级教学平台4个,并荣获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多项高级别奖励。新建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示范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省部级育人平台,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引导学生善学乐学,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成效显著,近五年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年均超过30%,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

学院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区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系(A类)

学院2名教师分别获全国大学青年教师地质课程教学比赛特等奖和一等奖

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被认定为国家特色专业并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

学院获批地质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深化一融双高,擘画事业新篇。学院党委紧紧围绕建设“在地学领域具有影响力的新时代地球科学学院”目标,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学科建设实现重要突破,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入选广西一流学科,地球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影响力持续提升。学院坚持“四个面向”,科研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累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等各类科研项目440余项,年均到位科研经费超过2000万元。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并成为广西首家获得月壤样品研究资格的单位。学院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积极实施“面向东盟发展战略”,在资源勘查与矿产规划、地质灾害防治、安全生产应急技术支撑、地球科学科普等方面提供重要技术支持,深度融入自然资源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行业进步与区域协调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地球科学学科进入ESI世界学科排名前1%

学院获批“嫦娥五号”月壤样品

学院教师为“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搜救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一审:李书平;二审;唐丽华;三审;陈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