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旗帜引领方向,堡垒凝聚力量。自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各二级党组织在学校党委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党建与教学、科研、管理深度融合,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党建品牌与实践案例,实现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系统展示基层党建工作的丰硕成果,迎接学校第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党委宣传部特推出【党旗飘扬】二级党组织党建工作成果巡礼系列报道。本专栏将集中呈现各二级党组织的生动实践与典型经验,进一步激发基层组织活力,鼓舞广大党员干部团结奋进、担当实干,共同谱写学校发展新篇章!
五年来,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政治本色,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精心打造“五色共绘,铸魂育人”党建工作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学院先后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模范职工小家”、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模范职工小家”、第二批全区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系,学校“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脱贫攻坚专项奖励集体”等荣誉。

学院获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模范职工小家”荣誉称号

入选全国科教文卫系统模范职工小家

获评第二批全区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系
坚守“姓马”本色,筑牢政治根基。学院党委坚决扛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扎实推进“五基三化”行动和“清廉马院建设”,充分发挥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五年来,共发展党员128名,组织开展各类党务培训班30余场。获批校级党建工作品牌2项,2个教工党支部获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1个教工党支部获批学校“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入选学校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1人获广西高校党务工作者基本功大赛公办本科院校组“一等奖”。

学院蒋晓俊老师荣获第二届广西高校党务工作者基本功大赛公办本科院校组一等奖

获学校“2023-2025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夯实“学马”底色,深化理论武装。学院党委充分利用“第一议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学习制度,强化学院师生思想武装,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入行。五年来,组织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暨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题研讨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端论坛”等学术论坛20余期,各类理论学习活动300余场。4门课程获批自治区一流本科课程,20余门课堂获“壮美广西”示范课堂,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1项,自治区级各类教学竞赛奖项56项。

组织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暨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题研讨会

学院刘金菊老师获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
深耕“研马”成色,强化科研创新。学院党委坚持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将党小组建立在科研团队之上,让党旗在科研攻坚的前沿阵地高高飘扬。五年来,学院学科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位点在2024年“中国软科”发布的排名中,进入全国前50%,排名160位。学院教师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6项、厅级科研项目50项,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多篇,在省部级党报党刊上发表理论文章3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24部,获得省部级社科奖9项。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位点在2024年“中国软科”发布的排名中,进入全国前50%
凸显“宣马”亮色,创新话语传播。学院党委注重发挥学科优势,组建成立专家教授宣讲团、青年讲师宣讲团、研究生党员宣讲团,走进学生班级、社团和居民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主题,开展系列理论宣讲报告。学院8人入选自治区党委等各级各类宣讲团,组织开展各级各类理论宣讲530余场,受众超5万人次,成果获学习强国等平台转载,切实增强“在马宣马”辐射效应。

专家教授宣讲团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论宣讲

研究生理论宣讲团开展理论宣讲
锤炼“用马”特色,深化实践育人。学院党委充分发挥“两个作用”,引领学院师生扎根基层开展社会服务。学院师生深入乡村振兴一线、红色场馆、结对共建单位等开展政策宣讲、调查研究、义务支教等活动,充分利用社会大熔炉锤炼好“学马用马”本领。五年来,学院师生获得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展示活动一等奖1项,全国高校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8项;全区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2项。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实现了高质量充分就业。

学院师生作品获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一等奖

学院师生作品获2022年“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区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本科组一等奖
五载砥砺奋进,初心铸魂育人。站在新时代的历史坐标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将深耕思政教育沃土,筑牢师生理想信念根基。强化党建引领,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推动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强化铸魂育人,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打造具有思想深度、时代热度和人文温度的思政“金课”体系;强化实践导向,让党的创新理论在火热实践中绽放真理光芒,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续写学院高质量发展新华章!
(一审:李碧仙;二审:马彬彬;三审: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