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6月4日下午,学校在屏风校区体育馆三楼召开科技创新大会,会议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12个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周国清等20位科技工作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科技工作先进集体代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发爱教授,科技工作先进集体代表、有色金属隐伏矿床成矿理论与综合预测团队负责人冯佐海教授,先进科技工作者代表、广西院士后备培养工程人选周国清教授,青年先进科技工作者代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单慧媚博士,先后在会上发言,谈了本单位或个人在科研创新方面的心得体会,表达了我校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将代表们的发言辑录在【科技创新者•奋斗桂工人】这一专栏中,希望有更多的桂工人从他们的发言中受到启发,把握时代发展大势,抓住发展机遇,以国家重大战略和广西发展需求为导向,发挥学科优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和地区重大需求,主动对接产业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奋力开创学校科技创新事业新局面,为桂林实现 “两个建成”,为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学校第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以新的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2017-2018年度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周国清:用心去做事,用爱去育人
2017-2018年度先进科技工作者周国清教授发言
根据科技处的安排,让我代表先进科技工作者发言。我想,首先要表达的是“三个感谢”:第一感谢学校党委、行政给我提供的关心和支持,第二感谢桂林理工大学这个平台让我有机会去申报各种奖励和科研项目,最后感谢科技处提供的各种帮助。如果没有学校这个平台,我们可能一事无成。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交流几个问题:
第一、大学教师为什么要做科学研究?
首先,“大学老师应不应该做科研”这个命题是要根据学校发展的定位来决定。我校是一个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管理为主的高校,学校的定位应该是研究型大学,是一个能贡献高水平科研成果,推动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机构。基于这样的理解,我认为当下对大学教师该不该做科研就不应存在悬念。
其次,大学是创新的载体,大学教师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不可否认,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与国外高等教育质量还是有差距,尽管如何客观评价一所大学的教育质量还有争议,但我个人认为:科技成果肯定是评价大学教育质量的主要指标体系之一,是衡量一所大学当前办学水平和培养学生质量的主要标准之一。纵观世界科学发展历史,重大原创科学成果,例如诺贝尔奖获得者,我国每年公布的国家三大科技奖的机构分布来分析,他们主要来自大学,科学研究所和企业的研发部门;世界上很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企业家是来自世界上顶级研究型大学。因此,大学是产生重大科技成果的基地,是基础研究的前沿阵地,是为企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科技的源泉地。
再其次,教授的头衔决定大学老师是一位“品德高尚,学问精深”的书匠。教授的“教”字有“文”字旁,“文”代表博学精深,教授的英文是“Professor”与“Professional”职业单词是同根,意思是职业的,不是业余。所以“教授”二字,赋予了大学老师“道德文章”和“为人世范”的美名。没有科学研究的老师国际上一般被称为“讲师”(英文Lecturer), 中文的“讲”是言字旁,意思是,只用语言来讲述。据我所知,欧美大学的讲师,他们一般都拥有良好的学术背景,经历过较为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这些讲师在教学的同时,也从事科学研究。也就是说,国际上任何一所大学的知名教授,无论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都有硕果累累的科研成果。因此,大学的科学研究是造就大学老师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和培养学生的资本。
最后,没有融入科研内容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僵尸”的教学模式。在当前国际科学与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总量呈爆炸性增加的时代,如果我们不能通过科研经历来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跟踪国际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就只能数十年如一日地给学生传授那么一点点一成不变的、教材上的知识,在课堂上也只能照本宣科念自己早准备好的PPT,导致学生上课玩手机或睡觉的场景。反过来,如果学生亲身感受你学识渊博、对专业理解满腹经纶,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相关概念旁征博引,把自己最新的科技成果和最新发表的论文作为案例补充在你的PPT里,那么你的课程肯定生动、活泼和风趣,学生一定会受到启迪和感染。
在强调科研重要的同时,我这里必须特别强调:大学老师,无论讲师还是教授,都应该把讲课作为自己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上好每一堂课是老师的“魂”,是老师的“本”,是老师的“根”。 如果一个连自己工作的“魂”“根”和“本”都没有,那你真的愧对“教师”这个职业。作为大学老师,讲好课程是你的基本职责,如果连这个基本职责都没有,大学为什么还聘用你呢?
第二、谈一谈如何做科研?
如何做科研,尤其是针对我校有的老师缺乏科研经费和必要的科研平台的情况下,如何做科研。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不同的人,受教育程度不同、学术背景不同、工作经历不同、所处的关系网不同,做科研的方式和方法自然存在差异。我的经验是:“用心去做事,用爱去育人”,也就是说,用心把自己的事做好,用教育自己小孩的方式去教育学生。
一个人如果既聪明又勤奋,不想成功都难;一个人如果只聪明不勤奋,成功的概率就不高;一个人如果不聪明但非常勤奋,成功的机会大增;一个人如果既不聪明又不勤奋,要想成功,天理不容。我是属于第三种人,不聪明,但笨鸟先飞,所以经常周末开会,平时加班加点干活,有点“继晷焚膏 ,锲而不舍”的倔强。
总之,我认为:大学不是简简单单的培养人的地方,出产适合时代进步的合格人才,才是大学的理念。尽管我们学校奋斗一百年,也赶不上清华北大,但如果我们不努力奋斗,可能就面临着被其它大学远远抛在后面的残酷现实。尤其是,受限于所处的地域环境,目前学校确实存在人才难引进、信息不畅通等实际困难,我们只有加倍努力工作,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作为桂林理工大学的一份子,我们应当在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桂工精神,为培养服务国家、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为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