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本科生
留学生
办公服务
教学科研
教工之家
校友组织
校友文化
服务校友
关于理工
砥砺奋进 铿锵前行——博士点验收之际专访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曾鸿鹄教授
“环境问题是21世纪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容小觑的环境问题将继续存在乃至恶化,环境学科因此承担着重大使命。我院要充分准备、抓住机遇,在学科建设中取得历史性突破,努力走在环境科学研究的前沿,从而为国家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曾鸿鹄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如此描绘环境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广阔前景及独特作用。 我校的环境学科历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已经成为广西区本领域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教学科研实力最强的学科之一,也是广西和西南地区环境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的重要基地。它的基础最早可以追溯到1956年建校时的化学教研室以及上个世纪80年代成立的应用化学系。1993年在地球化学专业和分析化学专业的基础上成立了环境科学系,并与桂林市自来水公司、桂林市环保局等单位联合创办了广西最早的环境工程专业,从1995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于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2004年开始招收环境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2006年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008年以来,共招收硕士研究生290人,授予硕士学位223人。目前,与广西大学、南昌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等学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自从2009年申请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立项建设后,学院党政领导更加重视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建设。“准确定位、优化学科结构是今后学科建设的重要问题,”曾鸿鹄教授解释说,“按照学校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理工大学’的发展目标,学院坚持贯彻‘特色鲜明的环境学科’建设理念,利用学校地处广西的区域优势,不断提升学科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众所周知,2008年初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2009年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批准实施,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建成,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定址广西南宁,标志着广西迎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广西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一极。 然而,随着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的加快推进建设及14个千亿产业的经济拉动等,我区对能源与资源的利用与需求呈快速上升趋势,随之带来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重大瓶颈之一。其突出表现在:水体环境污染、矿山重金属污染呈加剧蔓延趋势,水陆生态系统自我调剂能力下降,岩溶石山区和海陆交互带脆弱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等。因此,要依靠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系统认知广西环境、生态演变规律,不断提高环境监测、保护、修复能力,为构建广西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环境安全、可持续发展体系服务。学院多次召开会议,反复论证,根据广西环境污染的现状和本学科的研究基础,凝练了有色金属矿区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水污染控制技术、岩溶区水环境地球化学、环境分析理论与技术等4个主要研究方向。 正是因为这种快速反应,准确定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多年来为广西和国家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针对有色金属矿区及其周边突出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开展植物修复技术及其机理研究,建立比较完善的重金属污染防治体系;紧密结合广西千亿元支柱产业造成的水污染问题,开展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集成,研发高效低耗城市污水脱氮除磷新技术,建立广西重点流域水体复合污染防治机制;以岩溶动力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岩溶地下河系统水文过程和变化,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及环境地球化学作用,解决岩溶地下河污染治理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森林生态水文与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等问题;在化学与生物传感器、复杂样品现代分离与分析技术及其应用等方面,重点研究开发高灵敏、高选择性、简易快速的环境分析新方法和新型传感器技术。 清晰准确的定位及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大量高端人才支撑引领作用的发挥,对此,曾鸿鹄教授充满信心:“2009年,本学科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为基础开始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建设,通过不断凝练学科方向,优化人员配置,整合了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和旅游学院相关研究方向的师资力量,形成了现在的学科团队。现有专任教师87人,其中教授及相当职称26人,副教授及相当职称34人,具有博士学位43人。现有博士生导师8名,享有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1人,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广西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6名,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名,学术带头人与中青年学术骨干(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8名。基本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较高、职称结构较为合理、富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联合攻关能力的教学研究队伍。” 目前,环境学科已跻身全国同类学科先进行列,在服务广西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专业优势。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目前拥有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水污染控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水污染控制精品课程、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2010年环境工程专业获国家特色专业,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2011年获得广西八桂学者环境科学与工程设岗单位,2012年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及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同时被列入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08年以来,本学科承担国家级项目50余项,省部级项目50余项,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经费四千多万元;获省部级科技奖励9项,获授权专利50项;出版专著、教材20多部。 谈及这些成就,曾鸿鹄教授非常欣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站在博士点即将验收的历史起点上,曾鸿鹄教授早已将学科未来的发展成竹在胸:“虽然通过几年的建设,我校环境学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比国内其他重点高校的环境学科尚有一定距离,我们一定要充分依靠现有师资队伍,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动力,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求生存;把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作为办学立足点,强化已有的优势与特色;同时加强与其它交叉学科的合作,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增加学科建设的投入,鼓励和支持产学研合作,积极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扩大学院在区内和全国的学术影响,努力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开创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局面!”
上一条:【博士点建设专访系列】扬帆奋进谱新篇——博士点验收前夕专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韦春教授
下一条:我校举行第二届辅导员技能大赛暨2013年学工系统新年联欢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