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名单》,我校艺术学院教师王煦博士申报的“象山心学美学智慧研究”项目经过资格审查、匿名通讯评审及会议评审等环节,获批为一般项目,资助金额20万元。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要类别之一,与国家社科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具有同等学术地位,以资助中文学术专著为主,主要资助在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领域中完...
近日,由教育部主办,浙江省教育厅、浙江工业大学和德清县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在德清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经过相关学科专家初评,“国创计划”专家工作组、协作组复选,共遴选出291所高校的442个项目入选年会。 由我校测绘地理信息学院邱一凡同学负责,任超、梁月吉老师指导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成果《基于GNSS-IR多星融合反演地表土壤含水量估算方法研究》入选年会创新论坛,受邀在大会进行...
10月15日,应我校邀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孙立贤教授,广西师范大学曾明华教授,北京大学孙俊良研究员等3位专家到我校讲学。他们分别作了题为“微纳储能材料与传感器”、“玻璃态金属有机框架的系统设计及调控”、“亚微米晶体的结构分析”的学术报告。我校相关专业师生在雁山校区12217多功能室聆听了系列报告。 在报告中,孙立贤教授介绍了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即新型储氢材料,生物燃料电池,可用于氢气,甲醇,葡萄糖等检...
10月12日-13日,由我校承办的第三届“南岭走廊论坛”在学校屏风校区图书馆报告厅顺利召开。“南岭走廊论坛”由中山大学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南岭走廊论坛秘书处和贺州学院主办。学校党委副书记王赣华,中山大学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主任、南岭走廊论坛主席周大鸣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论坛开幕式由我校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院长吴忠军主持。 王赣华副书记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桂林地处“南岭走廊”西麓,“湘桂走廊”...
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联合印发了《关于批准新设湖南大学哲学等3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通知》(人社部发﹝2019﹞105号),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获批设立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广西今年获批的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之一。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我校是广西区内唯一一个获批的设站高校。截至目前,我校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已增加至3个,对我校的博士点学科实现了全覆盖。 博士后科研流动...
日前,中共桂林市委员会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发布了《关于授予王文学等48名同志“桂林市第五批拔尖人才”荣誉称号的决定》,我校周焕福同志被授予“桂林市第五批拔尖人才”科技创新人才,李雷同志被授予“桂林市第五批拔尖人才”青年拔尖人才。 桂林市拔尖人才是桂林市委、市政府为了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及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激发各类人才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设立的人才称号,其...
由我校承办的“第四届机械与控制工程国际研讨会”于2019年10月8-9日在我校屏风校区顺利召开。武汉大学巫世晶教授、厦门大学周伟教授、湖南大学张小刚教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龙芋宏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岳晓光研究员等特邀专家以及相关领域的100多名与会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学校副校长周国清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院长张烈平教授主持。 周国清副校长在开幕式上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对与会的...
近日,由自治区教育厅主办的“2019年全区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系列主题活动”圆满结束。在此次系列活动的 “全区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项目中,我校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2018级本科生林雪主讲的思政公开课《为中国梦的实现注入青春能量》(指导老师:蒋晓俊、陶雁羽)荣获三等奖。 林雪同学此次思政公开课以时代楷模黄文秀、赴南极科考的夏志鹏老师、我校学子勇救落水老人三...
日前,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了《关于印发第八批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名单的通知》(桂组通字﹝2019﹞85号),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和我校地球科学学院为建设载体的“广西关键矿产资源深部勘查人才小高地”获批第八批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这是我校时隔6年再次有单位入选此项目。 实施人才小高地建设工程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吸引和培养高层...
9月28日,我校召开广西重大科技创新基地首届学术委员会会议暨2019年学术年会,会议由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主办。本次会议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新平等九位专家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毛新平院士等三位专家在学术年会上作了学术报告。 学术委员会会议于上午在屏风校区4222会议室召开,解庆林校长、陈学军副校长出席会议。解庆林校长致欢迎辞并为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会议由陈学军副校长主持。陈平教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