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桂工要闻 > 正文

桂工要闻

      编者按: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寒假期间,桂工校园涌动着奋进实干的热潮,各单位各部门紧密围绕落实学校党委三届九次全会精神,坚守岗位、担当作为,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在各自工作领域辛勤耕耘,为学校发展添砖加瓦,共同书写着桂工新学期的“春耕”篇章。

      本专栏聚焦寒假期间学校的“发展故事”,全方位展示桂工人假期的坚守与拼搏,营造新学期蓬勃向上的良好氛围,激励全体师生员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开启新征程、跑出加速度、干出新气象,奋力谱写新时代学校“由大到强”“以质图强”“全面图强”的崭新篇章!

      寒假期间,学校坚持“育人不断档、成长不停歇”,主动谋划,各有关部门和二级学院协同联动,让寒假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赋能窗口期”。安全管理的精密网格、就业帮扶的云端桥梁、实践砺志的青春足迹、创新育人的前瞻布局,共同勾勒出桂工寒假育人工作的立体图景。

    安全管理精细化,服务保障有温度

      假期里,学校各单位坚持“安全为基、服务为要”的工作理念,构建“全时全域”保障体系,以硬核举措筑牢安全底线,用暖心服务传递人文关怀,让寒假校园既有严密防控的力度,更有人文关怀的温度。

      织密防护网,守好责任田。学工部(处)、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紧扣春节节点,紧贴工作要点,推出《守护假期安全,共度祥和新春》《“护航”寒假》系列安全知识推文,涵盖防诈、防火、文明过节等内容,成为学生“掌中安全指南”。做好延迟离校学生在校期间管理服务工作,实行屏风、雁山两校区24小时专人值班,搭建“钉钉”线上审批系统,实现服务响应“零时差”、安全管理“零事故”。南宁分校严格落实“1+N”24小时值班带班制度,全天候开展校园安全巡查,多次对重点区域进行冬季安全专项检查。国际教育学院建立留学生动态管理工作台账,开展公寓“清零式”安全检查,严格规范宗教活动,让异国学子感受中国式校园安全守护。

      枝叶总关情,润心细无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持续为全校学生提供线上心理援助,在线守护学生心灵家园;注重以经验总结赋能工作提质,1项心理危机干预案例成功入选全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典型案例名单。商学院构建“云端+线下”双轨服务体系,确保学院运转“零断档”。公共管理学院开通寒假服务热线,确保学生服务“不断线”。在春节与元宵这两个洋溢着欢乐与团圆氛围的传统节日里,国际教育学院打造书法写“福”、品鉴年味等“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为留校外籍师生带来难忘的体验,以文化之“灯”照亮学子们的异国求学路。

    搭建“钉钉”线上审批系统

    推送《“护航”寒假》系列安全知识推文

    1项心理危机干预案例成功入选全国2025年度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典型案例公示名单

    国际教育学院组织留学生书法写“福”、品鉴年味等“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

    云端架桥“送春风”,铺就暖心求职路

      各单位着力打造就业服务“暖冬工程”,通过岗位供给不断档、指导服务不下线、重点帮扶不松劲的“三不”工作模式,为毕业生铺就温暖就业路。

      学生工作部(处)就业指导中心打造“寒假就业服务矩阵”,推出“空中双选会”“云端咨询室”“业务直通车”等品牌项目,同步谋划春季招聘活动,提前向社会各界发布春季双选会邀请函,保障我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实施“就业认知提升计划”,通过多篇高质量推文,引导毕业生合理调整就业预期、积极主动就业。地球科学学院借力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各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等,精准推送工作岗位百余个。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创新“就业精筛官”制度,从海量信息中精选60余条招聘信息,涵盖岗位数超300个,促成10人达成就业意向;同时打造“迷彩绿+公职蓝”双通道,3名学子携笔从戎投身国防,30余名考公学子获精准报考指导。南宁分校通过多种渠道持续发布优质岗位资源,开展政策解答、简历制作和面试技巧指导等,并为困难毕业生建立“一生一策”档案,用行动诠释“就业帮扶有温度”。

    举办桂林理工大学2025届毕业生冬季空中双选会

    实践育人强本领,青春建功展担当

      校团委大力推进实践育人,紧扣“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组织2600余名青年学子组建110余支“返家乡”实践团队奔赴祖国大地,扎实开展“青年实干家”政务实习、“青年在身边”社区实践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等系列活动,将思政课堂延伸至基层一线,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各学院学子们用专业知识扶弱助残,用文化创意激活传统村落,用创新思维赋能基层治理,以躬身实践回应时代召唤。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24名学子组建5支宣讲团重返母校,以“学长学姐说高考”“资助政策进课堂”等活动为700余名中学生点燃求学希望;在浙江绍兴山汀村,2024级陈逸飞同学与村民共办“元宵喜乐会”,用传统灯谜与花灯为古村落注入青春活力;春运站点、孤寡老人家中,刘鸿辉、黄宏旺等志愿者身披“红马甲”,成为寒冬里跃动的温暖符号。“寒假实践让我真正读懂了社会工作的内涵。”如参与基层治理的小李同学所说,公共管理学院学生实践团队在田间地头开展乡村振兴与民俗民风调研、在社区街道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艺术学院学子带着对桑梓的深情,投身乡情考察与文化建设。地球科学学院千余名青年深入基层,用专业知识助力家乡发展。

    青年学子开展基层宣讲活动

    学生在家乡乡政府便民服务中心开展“青年实干家”政务实习

    参加新春送春联志愿服务活动

    参加家乡文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乡活动

    参与家乡春运“暖冬行动”

    高标谋划早布局,强基赋能育英才

      学生工作部(处)总结经验、整合资源,系统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学校入选2025年度全国高校示范“一站式”学生社区(广西唯一入选本科高校)。研究生院(学科办)持续推动学位法配套制度改革,开展学术复核与学位复核办法调研;高质量筹备2025年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为分类培养体系建设夯基垒台。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动员各学院研究生积极申报2025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组织完成56项项目的评审报送。校团委、创新创业学院聚焦创新人才培养,举办学校2025年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金种子”训练营,邀请7位行业专家开展理论知识讲授、典型案例分析、项目精准指导等深度培训,组织2200余名师生参加线上线下学习,并集中力量孵化项目300余个,为2025年学校参加创新创业重点赛事打下坚实基础。

    学校入选2025年度全国高校示范“一站式”学生社区名单

    举办2025年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金种子”训练营

    (一审:孙谦谦;二审:骆靖璇;三审:雷绍湖)

    下一条:【假期不停歇,奋斗正当时】服务保障“不断线”:假期校园里的坚守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