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至28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科院、全国学联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四川大学承办的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顺利完成终审决赛。经过激烈角逐,我校共有3件作品获奖,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我校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旅游应用专业李春叶等6名同学组成的参赛团队在王荣、朱司甲、郑文俊三位老师的指导下,参赛作品《“大、洋、怪、重”地名乱象背景下地名遗产传承之道:遗产资源论下的桂林地名挖掘、保护与开发模式探讨》荣获国赛二等奖。
团队成员在决赛答辩现场合影
因为一次实习的机会,来自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18级旅游应用专业的李春叶、莫丹丹、洪远渝、韦春霞,19级陈紫嫣和20级卢思宇聚到了一起。在学校关于开展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选拔赛的通知下发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组成了参赛团队,怀揣着勇于挑战自我的理想,彼此支持、鼓励与成就。
由于她们都对地名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团队也已具备一定的地名科研基础,在指导老师的建议下,团队选择以 “地名”作为参赛项目选题的切入点。在前期准备过程中,她们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文献资料搜集、外出调研访谈等工作;在撰写申报书和文字材料时,团队制定了严格的分工计划,根据比赛的时间节点明确每个人需要独立完成的工作,并定期聚在会议室或工作间一起修改和完善作品。
每一次的收获伴随着鲜花和掌声,同时也离不开长期的坚持和努力。回忆整个参赛历程,负责人李春叶说:“记得有一次我们和指导老师一起通宵整理、修改数据,大家彻夜投入工作,一起战斗到天亮。第二天早上,老师还专门给我们带来了暖心早餐。在这次参赛过程中,老师们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大,花了很多心血给我们提供专业的指导,经常一开会就是四五个小时,有时甚至会一起讨论到晚上十二点半。”在紧凑的校赛、区赛、国赛赛程中,她们看过半夜2、3点的图书馆,见过凌晨6点的太阳,体验了在此前没有体验过的桂工风景。她们说,她们并不是孤身奋战,在她们身后,有着学校政策和资源上的支持,有老师们的指导,还有团队成员之间相互的陪伴和鼓励,这都是她们人生路上一笔宝贵的财富。
团队和指导老师一起交流课题
在提到获奖作品时,李春叶说,她们选择课题的创意点来源于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结合专业知识和桂林城市建设的实际,通过深入了解桂林旅游城市的地名文化,引入“遗产资源论”提出的“PECT模式”对地名更名、学术研究具有实用性和价值性。
整个赛事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李春叶团队发扬“桂工精神”,坚持不懈、奋发进取,最终收获了奋斗的果实。她们对桂工学子说道:“每一位青年都具有无限的潜力,而青春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拼搏和挑战。希望大家都能不懈努力、厚积薄发,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
不畏输赢,勇敢去闯
我校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谢钰龙等6名同学组成的参赛队伍在陆平、范巧珍、石习杰三位老师的指导下,参赛作品《湘江战役红色资源赋能红旅产业振兴乡村调查报告》荣获国赛三等奖。
团队在“挑战杯”区赛现场合影
缘分与热爱将“红兴桂北”成员聚在了一起。这是一个跨学院、跨专业的团队,来自行政管理、旅游管理、应用统计等专业的谢钰龙、秦珠珠、凌翠霞、张滢、何秩臣、冯佳文等6名同学组成了这一团队。负责人谢钰龙说:“文理配合、能力互补,是我们团队最大的优势。团队大多数成员都曾参加过‘互联网+’等比赛,具有丰富的参赛经验,大家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很快就建立了团队默契,为后续项目研究的开展打好了基础。”
此次赛事长达一年,漫长的时间并没有让他们懈怠,合理的时间规划使他们在此次参赛过程中更加显得游刃有余。从校赛、区赛到国赛跨越好几个月的时间,他们根据比赛的时间节点,利用寒假时间组建好参赛队伍,构建好项目框架;在备赛过程中制定了严格的计划,根据任务分工完成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参赛过程中,团队成员齐心协力,攻克了一道道难关,最终获得了理想的成绩。
提及在本次比赛中遇到的困难,谢钰龙介绍道:一是疫情带来的影响。项目研究需要尽可能多的开展实地调研,但是由于疫情防控需求很难实现;二是团队本身的原因。团队成员都是大三、大四的学生,面临着考研、实习、就业等压力,再加上时间紧张,能够聚在一起交流讨论的机会很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团队成员将实地调研与线上搜集资料相结合,并通过电话采访等形式丰富和完善相关资料;在解决时间冲突的问题上,团队成员尽可能地协调好自己的时间,不耽误项目的整体进度。负责人谢钰龙说:“大家在这次比赛中都做到了认真、负责、细心地对待这个项目,才有获奖的机会。我们项目的指导老师也非常给力,从各个方面对我们进行了指导,不仅是指导参赛作品本身,还教授了我们参与答辩的技巧、保持良好的心态等等。”
团队成员在湘江战役旧址开展实地调研
当谈及比赛收获时,团队成员表示,最大的收获其实是思想上的成长。他们认识到比赛结果其实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的一种团结、互助精神的体现,一种拼搏、向上的精神的培养。
追求卓越,实干求真
我校商学院易佳鑫等7名同学组成的参赛队伍在沈菲菲、马小龙两位老师指导下,参赛作品《“引雁归巢”——赋能理论下对西南民族地区返乡入乡创客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共生价值研究》荣获国赛三等奖。
团队成员在讨论交流课题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方式,尽己所能为中国乡村的人才、产业、生态振兴贡献一份微薄之力。”这是易佳鑫同学创立团队的初衷,更是每个队员心中所想。团队一共有7名成员,由商学院5名18级的学生和2名19级学生组成。负责人易佳鑫介绍道:“此次参赛的研究课题与乡村振兴相关,成立团队时考虑到不同专业的同学具备不同的专业知识和特长,对于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思路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我们组成了这样一个团队。团队里既有之前共同参加过此类比赛的‘老战友’,也邀请了下一届的两位学妹加入,为团队注入了新鲜血液。各个成员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努力将创新和钻研精神发扬下去。”
团队中,5名大四学生更具丰富的参赛经验,2名大三学生几乎是零经验,但对他们来说,这却是一个很好的组合方式。团队成员说:“这样的组合让我们在比赛过程中既保持了先前的经验,又能有所突破,使我们可以站在新的角度提出新的见解。”
在进行选题时,团队成员对“乡村振兴”研究充满了兴趣,并提出了各自的想法。如何将大家的思路融合在一起、发挥最大优势是一个难题。他们一致认为:唯有实干中才能出真知。为此,他们检索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查阅了国家近年来相关的方针政策,针对所选的主题向学院专业教师和有经验的学长学姐积极请教、咨询。在确定主题之后立即组织团队成员开展实地调研。在此过程中,团队也遇到不少难题,但指导老师都会耐心地对其进行引导,和他们一起分析问题,鼓励他们多到经济、文化差异较大的地区进行实地调研,以破解面临的研究瓶颈;同时,指导老师也非常关心团队成员的状态、情绪等,适时地给予他们正向影响。当备赛压力特别大时,队内成员都会相互打气,较快完成任务的成员会帮助进度较慢的成员,大家相互协助,共同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
团队成员深入乡村开展实地调研
在谈及比赛成果时,他们说:“这份荣誉属于团队所有成员和每一位为我们提供过指导与支持的老师及同学。比赛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集思广益、不断打磨、精益求精的过程,通过这次比赛,我们认识到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精神品质对于一个人、一个团队的重要意义。”他们希望学弟学妹们不负时光,在桂工求学期间不断丰富自己的技能库,增长知识才干,勇于面对困难,追求卓越、敢于实干,最后都能收获满满。